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分析背景及依据
1.2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
1.2.1 报告内容主要编制依据
1.2.2 参考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1.2.3 其他政策性文件
1.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概况(源于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调查及分析方案
1.4.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基本情况及现场考察
1.4.2 执行方案及问卷设计
1.4.3 召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启动会
1.4.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调研
1.4.5 风险分析
第二章风险调查
2.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概况
2.1.1 项目名称
2.1.2 拟建地点
2.1.3 服务范围
2.1.4 处理工艺
2.1.5 设计规模
2.1.6 建设期
2.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1.8 建设单位概况
2.1.9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背景
2.1.10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工艺方案
2.2 风险调查方式、方法与范围
2.2.1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调查方式、方法
2.2.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调查范围
2.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社会调查
2.3.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2.3.2社会互适性分析
2.3.2.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专项调查之一——针对项目场区周边居民调查
2.3.2.2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专项调查之一——网络公示
2.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合法性分析
2.4.1 主体资格合法性分析
2.4.2 发展规划合法性分析
2.4.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法性分析
2.4.2.2 区域和空间规划合法性分析
2.4.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合法性分析
2.5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合理性分析
2.5.1 征地拆迁合理性分析
2.5.2 生态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2.6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分析
2.6.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条件可行性分析
2.6.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方案可行性分析
2.6.3 结论
2.7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可控性分析
2.7.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质量与安全可控性分析
2.7.2 社会治安可控性分析
第三章风险识别
3.1 风险识别方概述
3.1.1 社会稳定风险成因
3.1.2 社会稳定风险后果
3.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因素
3.2.1 社会基础风险
3.2.1.1 外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敏感性
3.2.1.2 村民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情况及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知情
3.2.1.3 近两年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较多,闲散人员增加
3.2.1.4 村民以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借题发挥,造成社会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3.2.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各阶段可能对外产生的负面影响
3.2.2.1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前置手续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
3.2.2.2建设工艺、建设标准等造成社会不稳定事件;
3.2.2.3建设期施工及汽车运输引发社会不稳定
3.2.2.4意外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
3.2.2.5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退出机制不合理引发社会事件
3.2.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的项目适应性
第四章风险评估
4.1 评估方法
4.1.1 风险概率(P)
4.1.2 影响程度(Q)
4.1.3 风险程度(R)
4.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因素评估
4.2.1 社会基础风险
4.2.2 项目前置手续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
4.2.3 建设工艺、建设标准等造成社会不稳定事件;
4.2.4 建设期噪音、粉尘及汽车运输引发社会不稳定
4.2.5 意外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
4.2.6 退出机制不合理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4.3 主要风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4.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初始风险等级
第五章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5.1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制定原则
5.2 单因素风险点的具体化解措施
5.2.1 社会基础风险化解
5.2.2 建设工艺、建设标准等造成的不稳定事件的防范与化解措施5.2.3 建设期噪音、粉尘及汽车运输等不稳定因素
5.2.4 意外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5.2.5 退出机制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5.3 单风险因素化解措施汇总
5.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章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
6.1 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
6.1.1 主要内容
6.1.2 主要方法
6.2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的单因素风险
7.2 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3 拟建项目的风险等级
7.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建议
7.4.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实施过程中着重加强以下防控措施7.4.2 加强监控防止风险演变升级
7.4.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议建立相关保障组
第八章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附件
8.1 村民访谈目录
8.2 问卷示例
8.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取得的备案批复文件